查理·柯克(Charlie Kirk),这位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,生前以其直言不讳的“美国优先”立场和对“觉醒”文化的批判闻名。他对美国华人的观点复杂而矛盾,既赞扬华裔在美国经济中的成就,又对所谓的中国共产党(CCP)渗透保持高度警惕,这种双重态度在其X平台帖子、播客《The Charlie Kirk Show》以及公开演讲中反复出现。柯克于2025年9月10日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演讲时不幸遇刺身亡,年仅31岁。他的离世引发了广泛悼念,同时也重新点燃了对其政治遗产的讨论,尤其是在美国华人社区中的影响。
柯克多次将华裔美国人描述为“美国梦”的典范,用以反驳左翼关于系统性种族主义的论调。2019年,他在X上发帖称:“少数族裔在特朗普经济中持续繁荣:亚裔美国人失业率创历史新低——2.1%。他们的企业所有权上升24%。亚裔美国人的平均减税额为2560美元。”他以此强调特朗普政策的普惠性,暗示华裔的成功证明了美国机会平等。2023年,他在Fox News节目中进一步表示:“如果白人至上主义是真的,为什么亚裔美国人是美国收入最高的群体?美国宪法不是用中文写的,但它表明,任何带着勤奋态度来这里的人都能成功。”他将华裔的“模范少数族裔”地位作为论据,挑战“白人至上”叙事。此外,2024年报道特朗普在布朗克斯的集会时,他提到“很多亚裔选民”参与,试图将华裔纳入保守派选民基础。
然而,柯克对华人的赞扬常被其对CCP的激烈批评所冲淡。他将中国视为美国“最大敌人”,并暗示部分华人移民可能受北京影响,构成安全威胁。2025年5月,他在X上转发C-SPAN片段,抨击“中国产房”现象,称中国孕妇来美生子获取公民身份后返回中国培养“忠于CCP”的孩子,并呼吁取消出生公民权。同年6月,他发帖指责中国学生签证是“CCP间谍的工具”,提到一名中国公民因涉嫌走私生物病原真菌在密歇根大学被捕,呼吁限制相关签证。他还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批评中国制造的棒球用品,称其为“对美国的嘲弄”,并将芬太尼危机和COVID-19起源归咎于中国,称病毒来自“武汉实验室”。
这些言论在美国华人社区引发一些争议。一些保守派华人赞赏柯克反对哈佛大学招生“反亚裔歧视”的立场。2018年,他谴责哈佛对亚裔申请者的“个性缺陷”标签,称“左翼认为对亚裔的歧视是可接受的”,这一观点与2023年最高法院推翻平权行动的裁决相呼应。然而,他的反华言论被指助长偏见。2023年,柯克否认特朗普的“中国病毒”说法引发反亚裔暴力,称攻击事件源于“左翼释放的罪犯”将亚裔视为“易欺负的目标”。亚裔权益组织批评其言论忽略结构性仇恨,尽管FactCheck.org辟谣了他使用亚裔污蔑词的指控。在2025年9月访问韩国和日本期间,柯克赞扬亚洲国家“更安全、更文明”,却被Reddit上的亚裔用户指责为“特权种族主义”,忽视美国亚裔的现实处境。
柯克遇刺后,其观点在保守派中被进一步放大。特朗普在追悼会上称他为“美国自由的最大福音传道者”。但中国官媒利用此事件嘲讽美国政治暴力,凸显其国际影响。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,柯克的遗产可能继续影响移民和贸易政策辩论。美国华人约占亚裔人口的20%,在科技、医疗等领域贡献突出,他们的选票将成为关键。柯克对华人的复杂立场——既赞扬其成就又警惕“中国威胁”——考验着保守派能否将修辞转化为实际支持,而非加剧社区的分裂。